挖掘机、大吊车、满载苗木的运输车……各种车辆来往穿梭,浇水、培土……工人们忙着卸苗、栽苗。2月的最后一天,记者来到北京通州张家湾镇,华源发苗木花卉市场里已经是一派热闹景象。 “天气开始转暖,这几天商户们都回到市场,开始为春季销售作准备了。”华源发市场办公室主任蒲兰芝对记者说,“与去年完全不同,今年大家的心气儿很足,对这个销售季充满期待。” 华源发市场占地面积700余亩,是华北地区集苗木、花卉、园艺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有10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经营品种1200余种,销售网络覆盖到京、津、冀、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为买卖双方搭建了一个信息、技术、资源交流的平台。 一。 选对销售窗口,好苗才有利润 老家河南驻马店的张经理是“元老级”商户,在2003年华源发刚建成时,就入驻了市场。 “回到北京有几天了,从老家带回了紫薇、玉兰、北海道黄杨等苗木。家里有几百亩苗圃,主要通过华源发市场作为窗口来进行销售。”张经理对记者说,这几年疫情加上地方绿化需求减少,老家不少种苗木的亏得一塌糊涂,好多人都转了行。“我这还可以,在北京华源发20年,积累了不少客户,虽然这两年销售也受影响,但每年还能有些盈余。” 张经理告诉记者,今年开春老家那边的苗木销量还行,价格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有所下降。“这几年疫情折腾得够呛,地方政府普遍缺钱,建设项目也少了。有的地方建高速公路,路铺好后,绿化工程都没做。”他说。 土地政策也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耕地“两非”整治,不少苗圃转种粮食,清理出来的苗木压低了市场价。“没办法,总体来说供大于求,价格上不来,想赚钱就得想办法找些质量好的产品,利润还能高点。”张经理说。 二。 重视消费体验,场景化销售是趋势 山东彩龙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的傅先生正在指挥工人种植花水木。“这个树种堪称北方庭院最美花植。”他说,目前栽植的花水木是公司从日本引进,在山东进行驯化种植后,才栽到北京通州。“看看在这里的适应性如何,也检验一下他们的耐寒性。” 彩龙生态的摊位正在进行改造,准备做场景式布置。“疫情过去了,也到了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傅先生表示,北京的高档苗木消费能力很强,很多庭院、别墅都在建花园或对花园进行改造升级,每年都会栽植大量的花木,对于花园设计也有很强的需求。傅先生说,对摊位进行场景式改造,给客户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带动消费。 一家经营盆景的摊位门口做了一个蓄水池,旁边搭了一座凉亭,盆景高低错落地摆放在几架上,虽然施工还没有最后完成,可以想像,春暖花开之后,坐在这里品茶赏景,该是十分惬意。 “这几年,华源发市场的商户都在进行产品升级,针对庭院别墅市场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精。”蒲兰芝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市场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进行场景式销售,比如做微地形,把苗木栽植得更接近于实际应用场景,而不是把摊位当成囤苗的苗圃基地。 三。 重视知识传播,和消费者做朋友 “像您家的情况,可以考虑做一面蔷薇花墙,肯定漂亮。”在市场办公室,“梧桐树景观”的贺总与两位来看苗的女士相谈甚欢。贺总入驻华源发市场的时间不长,但其设计施工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 这两位女士是邻居,家里都有庭院,之前都是在网上买些花草进行栽植布置。“买了不少网红品种,但很多品种的花在我家都活得不好。”其中一位女士说,听说华源发这边专门卖花卉苗木,慕名而来。 “花的习性各不相同,想要完全掌握还有一个过程,‘交点学费’也正常。”贺总以前在某著名地产园林公司担任过采购经理,对于各种花木生长特性如数家珍。本来两位女士只想找工作人员咨询一些市场情况,没想到遇到了“知音”。贺总也刚好带着好茶到办公室与工作人员一块分享,索性大家一块围着茶海聊了起来。 贺总是浙江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来到北京,做过很多行业。“我最喜欢的就是园林,帮别人设计一个庭院或者花园,特别有成就感。”交谈之中,贺总毫不保留,不仅把什么时间该种哪些花草以及养护要点说得清清楚楚,还介绍了不少花木采购当中的“避坑绝技”。 “网上有些不良商家是你想买什么花他都有,樱桃、海棠、柿子、石榴……‘要啥有啥’,但买回来你一看,全是一个品种,他给你发货是‘有啥发啥’。”风趣幽默的贺总时常把两位女士逗得花枝乱颤。 临走,两位女士和贺总约好,过几天去她们的院子,请他帮忙给看看。 “赚不赚钱无所谓,交朋友呗!”贺总说。 “贺总入驻市场没两年,但现在业务不断。”蒲兰芝对记者说,“华源发市场‘卧虎藏龙’。”(来源:马强)
同城送花:
镇江京口区鲜花 | 镇雄鲜花 | 南宁良庆区鲜花 | 文水鲜花 | 清新鲜花 | 海南鲜花 | 涡阳鲜花 | 北京顺义区鲜花 | 六安鲜花 | 唐山鲜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