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林生发〔2023〕39号)。 《规划》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和行业指导性文件为依据,内容包括发展形势、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6个部分。 《规划》提出了推进花卉种业自主创新、完善花卉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强化花卉科技创新驱动、提升花卉质量、加快花卉产业数字化、注重花文化引领、推动花卉消费升级等7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对全国花卉生产和市场进行了布局,明确了强化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强花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现代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完善现代花卉市场网络建设、优化现代花卉信息化体系、健全花卉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提升花卉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培植花卉发展新业态、办好重要品牌活动、加大花文化普及推广力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11项发展重点。 《规划》的发布,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实施指南。 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 前 言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二O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列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花卉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物质基础,花卉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既是美丽公益事业,又是优势特色产业。我国植物种质资源丰富,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花文化底蕴深厚,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达的花卉业、优美的环境是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花卉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为指导我国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制订本规划。 目 录 第一章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就 二、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发展战略 一、推进花卉种业自主创新 二、完善花卉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三、强化花卉科技创新驱动 四、提升花卉质量 五、加快花卉产业数字化 六、注重花文化引领 七、推动花卉消费升级 第四章发展布局 一、生产布局 二、市场布局 第五章发展重点 一、强化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二、加强花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 三、推动现代花卉产业基地建设 四、完善现代花卉市场网络建设 五、优化现代花卉信息化体系 六、健全花卉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 七、提升花卉职业技能教育质量 八、培植花卉发展新业态 九、办好重要品牌活动 十、加大花文化普及推广力度 十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政策措施 三、强化科技支撑 四、注重人才培养 附录: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我国花卉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一、主要成就 2021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159万多公顷,花卉销售额超过2160亿元,花卉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亿美元。花卉业在产品供应、生产布局、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花文化弘扬、国际合作等方面跃上新的台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2011年以来,我国花卉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花卉产品不断丰富,市场销售量与销售额稳步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增值明显。百合、康乃馨、月季、菊花等主要鲜切花产量居世界前列,观赏苗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花卉产品供应能力明显提升。 (二)生产布局不断优化 经过近10年调整,我国花卉生产格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云南、广东、福建、江苏、海南、辽宁等省为主的鲜切花(含切叶、切枝)产区;以广东、云南、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为主的盆栽植物产区;以浙江、江苏、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江西等省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为主的盆景产区;以广东、湖南、广西、上海等省(区、市)为主的花卉种苗产区;以甘肃、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为主的花卉种子产区;以云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等省为主的食药用花卉产区;以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为主的工业用花卉产区。鲜切花发展势头强劲,种植区域不断扩大,交易额稳步上升;盆栽植物生产规模稳步增长,小型化、精致化、功能化和平价化成为趋势;绿化观赏苗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地特色花卉得到充分发展。 (三)市场流通体系基本建立 2021年,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3354个。花卉超市、花园中心、花卉租摆服务站不断涌现,一批集生产、科研、交易、休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花卉市场综合体开始出现,花卉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智能+”稳步推进,花卉交易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及花卉零售和物流创新形式不断涌现,智慧物流、远程交易广为应用。网络花店、直播带货等线上交易催生花卉供应链、消费链的重构,扩大了花卉消费。网络花卉交易平台与大型物流公司更加重视花卉产品保鲜运输,花卉供应链“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花卉保鲜储存和冷链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花卉科研创新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2011年以来,我国花卉科研新技术和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立国家草本花卉资源圃1个,确定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67处,认定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基地2处。建立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花卉改良中心1个。植物新品种授权和专利数量明显增加,2011—2021年获得林业和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的观赏植物品种2626个。梅花、茶花、桂花、海棠等一批花卉新品种通过国际登录,月季、菊花、百合、牡丹、兰花、荷花等一批名优花卉良种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认)定。花卉专业技术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明显增加。花卉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十三五”期间制(修)订花卉国家和行业标准54项。 (五)花文化进一步弘扬 花文化内涵挖掘、传承创新和宣传推广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花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花文化得到繁荣发展。2011年以来,分别在江苏常州、宁夏银川、上海崇明举办中国花卉博览会;先后举办3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3届中国杯盆景大赛和1届中国杯组合盆栽大赛等重大花事活动;中国花卉协会分支机构和各地成功举办丰富多彩的花卉节庆展会活动;以花店和花艺培训机构为主的花艺交流和培训活动广泛开展;认定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20处,引领花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了一批花卉主题公园、花卉专类园等,赏花经济迅速崛起,花旅、苗旅融合成为新时尚。 (六)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我国生产的花卉产品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花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进出口贸易额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我国已成为国际花事活动的主要参与国和重要承办国。2011年以来,成功举办A1类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A2+B1类(现为B类)的西安、青岛、唐山、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世界花卉大会、世界花艺大赛等多项重大国际花事活动;成功参展A1类的2012荷兰芬洛世界园艺博览会、2016土耳其安塔利亚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荷兰阿尔梅勒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国际主要花卉园艺组织中都有中国花卉代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10多种栽培植物国际登录权落户中国,17家中国花卉企业在国际种植者评选中获奖。我国花卉领域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花卉已成为美丽和友好的使者,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花卉业的发展,为绿化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引导文明消费,释放内需潜力,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机遇与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花卉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与挑战都发生了新变化。要认真把握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应对挑战,科学推进发展。 (一)发展机遇 从全球看,全球花卉种植面积与产值趋于稳定,花卉贸易呈小幅波动式增长态势,消费需求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花卉业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消费处于相对稳定、缓慢增长态势,花卉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依然存在,涌现了一批新兴花卉生产国,发展中国家的花卉消费增长不断加快。欧美花卉发达国家仍掌握着花卉种子、种苗、种球和新品种研发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前端,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将成为花卉发达国家品种、技术、产品、服务转移和输出的目的地。一些对我国花卉产品市场依赖性较大的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花卉产品的潜在输出国。中欧班列的开通,为我国拓展国际花卉贸易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球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对花卉在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在缓解压力、愉悦身心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花卉消费需求增长。从国内看,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花卉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2019—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花卉消费潜力巨大。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广泛应用,使花卉消费渠道更加通畅,人们的花卉消费观念与时俱进,个人和家庭花卉消费快速增长。随着花卉产业与文化、休闲、旅游、康养、数字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资本投入花卉产业的积极性提高,为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问题和挑战 1.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品种创新亟待加强。花卉种质资源家底不清,保护意识不强,监管不力,破坏和流失严重;花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新品种创制不足,主流花卉品种的种子、种苗、种球依然依赖进口,花卉植物品种权保护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2.科技支撑能力急需提升。科研与生产、市场结合不紧密,花卉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人才队伍不稳定,花卉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较弱。 3.花卉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我国花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和生产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管理措施落实不够精准。 4.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花卉市场未列入国土空间规划,重区域性市场建设,轻社区体验式、便民花卉销售场所设立,市场配套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5.花卉信息化建设滞后。花卉产业数字化程度不高,信息采集、数据统计和发布体系、机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准确性和时效性不够。 6.花文化的潜力尚待挖掘。花文化系统研究和深度挖掘相对滞后,对花卉业发展的文化支撑和引领作用亟待开发。 7.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偏弱。花卉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花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花卉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同城送花:
定远鲜花 | 连云港海州区鲜花 | 巨鹿县鲜花 | 青冈鲜花 | 榆林榆阳区鲜花 | 平遥鲜花 | 乐亭鲜花 | 南京栖霞区鲜花 | 刚察鲜花 | 环县鲜花 |
|